您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版權資訊 > 版權侵權 >> 瀏覽文章

版權侵權的界定條件是什么?

發(fā)表于:2019-12-12 16:17:36 閱讀: 來源:源智知識產權

  版權又叫著作權,著作權是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的,如果要使用他人作品的,是需要經著作權人同意的,否則就是侵犯他人版權。那么,版權侵權的界定條件是什么?下面版權登記公司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jié)目。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

版權侵權的界定條件是什么

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

  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

  按照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著作權的產生采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chuàng)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chuàng)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

  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

  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準: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后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

  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認定原、被告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方面也有過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一書侵權糾紛案中,通過肯定被告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即否定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間的實質性相似,從而判定被告未侵權。如果被告的行為屬于使用作品的行為,那么,就需要對被告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對“使用方式”規(guī)定了不同的含義。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將某項專利運用于產業(yè),按說明制造出相同的產品或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與之相對立,在著作權法中指的是“復制”,即以印刷、復印等方式將作品制成一份或者多份。當某一客體(如實用藝術品或外觀設計作品)受到專利法與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的保護時,尤其應注意區(qū)分“實施”與“復制”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

  對于“復制”這種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據(jù)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yè)品,不屬于著作權法所指的“復制”。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平面作品以立體形式再現(xiàn)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

熱門推薦
商標服務
專利服務
版權服務

信息保密

所有客戶信息嚴格保密,保護客戶信息免遭外泄

安全送達

辦理完成后所有代理材料精心包裝,快遞直達

專業(yè)查詢

專業(yè)代理人進行注冊查詢,提高申請通過率

優(yōu)質服務

所有知識產權服務由專業(yè)人士進行操作保證品質

高效流程

售前咨詢,專業(yè)代理人辦案,完善的售后監(jiān)測服務

關于我們

商標服務

專利服務

熱門服務

特色服務

掃一掃添加微信